首页

SM女王论坛

时间:2025-05-29 18:49:46 作者:学者转换研究主题有何影响?国际最新研究称或会降低被引量 浏览量:90588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北京时间5月28日夜间在线发表一篇社会科学论文称,一项研究通过分析两千多万篇科学论文和170多万个专利后发现,研究人员偏离其之前研究主题越远,他们新工作的被引量就越少。

  该论文介绍,随着科研图景的不断变化,研究人员常需要应对新出现的挑战,例如从气候变化到新冠疫情。这需要适应,可能要研究人员考虑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结合或转换到新的研究领域。虽然这种转换有望带来新视角,但也可能出现与适应不同主题或学科相关的挑战。不过,对这种转换的程度以及后续影响的理解此前一直受限。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西北大学王大顺和Benjamin Jones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针对性设计出一个新的框架,能量化一些研究人员与其现有工作领域的偏离有多远。他们主要分析评估了1970-2015年发表的2580万篇科学论文以及1985-2015年美国授予的172万个专利作者的研究转换程度和影响。

  论文作者发现了“转换惩罚”,即研究人员与之前领域的偏离越远,新研究的影响力也随之下降。与小幅度的事业转换相比,更大的转换与发表难度更大、被引量更少、成为“热门”论文(前5%的被引论文)的概率更小有关。同时,他们在专利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结果。

  论文作者还分析了新冠疫情期间的研究,当时许多研究人员都转换了研究主题,以应对这个新发大流行。他们发现两个形成对比的结果:新冠疫情研究的影响力普遍较高,因为当时对信息的需求有所增加。不过,研究人员偏离其初始领域越远,这类研究的影响力估计也会显著下降。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适应新研究领域的挑战,研究人员转换研究主题的影响,或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方法,提升适应成功率。(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绘就美丽中国更新画卷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为目前所见夏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城邑,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盘龙城遗址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青铜文化遗址,其发现推翻了以往“商文化只存在于中原地区”的观点。遗址出土的青铜文物有何特色?为何说其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之源”?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近日接受“东西问”专访,进行解读。

加拿大外长乔利将访华 中方介绍此访安排

3月22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江开勇表示,为了加强水生动物的保护,提升长江禁渔的效果,经国务院同意,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并会同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和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林草、海警等部门成立了长江口禁捕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总体看,经过各个成员单位的联动整治、持续打击,近两年长江口非法捕捞的刑事案件数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团伙化、规模化、链条化的非法捕捞重特大案件显著减少。长江口禁捕以前,天罗地网的偷捕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调查结果显示,本世纪初,在两湖几乎消失的野生长江刀鲚现在在鄱阳湖中已经存在较大的生殖洄游群体,而且已经上溯到了长江中游和洞庭湖,长江口青草沙水域也发现了多年未见的长江江豚,这些都说明长江口的江海洄游通道已经基本打通,水域生态环境正在向好恢复。(董泽宇)

中法专家四川共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漆树坝镇的茶园碧绿如染,茶树上刚冒出头的春茶色泽翠绿、叶质软嫩。秦巴腹地的山野间茶香弥漫,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据悉,勉县现有茶园20.4万亩,2023年实现产值15.2亿元,随着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民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启明讲堂进拉萨校园 携手普法守护青春

天津11月4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从天津城投集团获悉,近日,天津柳林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成功斩获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二星级标识认证。该项目为天津市首个也是全国首个城市更新类绿色生态城区,对全国城市更新绿色发展新模式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十大公民举报案例”案例六:杨某举报外籍人员深入某自然保护区盗采动物样本

崇安寺开街潮流首店和老字号齐聚,金秋购物节数百项重点营销活动重磅推出,南长街、运河汇等地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大餐”。梁溪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子川表示,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梁溪力争在提振“老城厢”软实力的同时,也为民众带来更丰富、更优质、更具幸福感的文化体验。“希望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要常来梁溪、多逛梁溪、勿忘梁溪,毕竟‘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